在我國核工業蓬勃發展的征程中,科技創新始終是推動行業前進的核心動力。2024年航天晨光“放射性廢液桶內干燥裝置”順利通過中國核工業勘察設計協會組織的成果鑒定,這背后是近十年的砥礪攻堅,凝聚了眾多技術人員的心血與汗水。該裝置的成功研發不僅為核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也彰顯了我院在核工業領域的創新實力。
盡銳出戰、沖鋒在前。該科技成果來源于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子課題《CAP1400三廢處理系統設計技術研究》。為切實保障項目在后續應用中的穩定性及各項性能指標均能持續達標,創新研究院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立“核”力攻堅黨員突擊隊,動員黨員職工全身心投入到提升裝備穩定性、高效性的關鍵工作之中,全力以赴保障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堅決打贏核心技術攻堅戰。
精心謀劃、深入探索。隊員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創新精神,結合國內外類似產品的經驗反饋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從干燥箱內熱空氣流道的設計優化,到密封結構的嚴密構建,再到液位/物位測量方法的精準探索,每一個環節都凝聚了巧思與鉆研。
為切實驗證相關改進措施的有效性,隊員們在試點現場對放射性廢液桶內干燥裝置進行安裝與調試,并相繼開展了多次系統性的摸索驗證試驗。試驗過程中,秉持“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對各環節細節均予以密切關注,持續深入地對各項參數加以精細調整,著力推進設計方案的優化工作,以確保裝置能夠穩定運行并達成最優性能狀態,為后續相關領域應用提供堅實、可靠且高效的技術保障與設備支持。
艱苦奮戰、無私奉獻。突擊攻堅過程中,隊員們大力傳承弘揚航天精神,不舍晝夜地投身于緊張而關鍵的工作進程里。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白晝,還是萬籟俱寂的長夜,他們始終堅守在崗位一線,深入剖析所獲結果,探尋其中的邏輯和規律,內心深處唯存有一個堅定不移的目標——傾盡全力攻克技術難題,促使樣機裝置的性能得以優化提升,從而為相關領域的發展貢獻出具有突破性與引領性的關鍵力量。
在這場艱難困苦的攻堅戰役中,沈博、芮磊、韋玉峰等一批骨干青年勇當先鋒,他們滿懷熾熱的激情、秉持篤定的信念,示范帶動全體成員奮力攻克技術難關,凝聚一心協同奮戰,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航天青年的責任擔當。
在全體隊員齊心協力、攜手奮進之下,自主研發的桶內干燥裝置成功達成研制預期目標,切實契合核電廠放射性廢液減容處理的實際應用訴求。此項成果系國內首創,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之列,具備極為可觀的經濟價值、顯著的社會效益以及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有望為核工業領域的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在未來的工作中,突擊隊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不斷優化和改進桶內干燥裝置,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同時,他們也將以此次成功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為我國核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文/朱建南)